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保研名额分配逻辑是什么?今年名额会减少吗?2024保研会更难吗?

[复制链接]
查看744 | 回复0 |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研考研复试培训联系我考网
2024届预推免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各个院校的推免资格评定工作也即将拉开帷幕。而每一年本专业的保研名额花落谁家都会成为热门的讨论话题:
“今年我们院好像只有专业绩点第一的大佬拿到了名额,隔壁院的竟然保了5个……”
那么学校保研名额的分配究竟经过了多少道“工序”?
这个过程受到什么影响?
为什么学生人数比去年多,但是名额和去年一样?
同校的不同学院保研率为何不同?
哪些学科属于价值洼地?
2024保研形势如何呢?
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01
保研名额确定流程
保研名额的确定需经历教育部、学校、院系、各个专业的层层分配。
教育部分配名额
首先,在每年8月底或9月初,由教育部分配各个学校的保研名额。
学校分配名额
其次,高校在接收到名额指标之后,由教务处等人员组成推免工作小组,根据内部情况把保研名额分配至各个院系。
院系层面分配
最后,在院系层面,由院长、系主任等负责老师进行内部分配,把名额落实到每个专业,再由各专业根据保研细则进行评定和排名工作,确定保研人选。
02
保研名额分配规则及变化
由于保研名额在不同学校间、学校内部各院系间的分配规则发生变动,每年保研名额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高校间保研名额分配规则
高校的保研名额是由教育部进行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重点学科建设情况、特殊人才培养、国家发展需要、当下就业形势、研究生扩招情况等。
例如,疫情后就业环境不理想,教育部为扩招研究生从而提高整体保研名额。又如,为响应重大战略需求,近年西工大和哈工大等国防类强校的推免比例上升。
总之,教育部分配到各高校的保研名额主要由学校的综合实力、本科教学质量、优质学科发展情况确定的,与该校本科生招生人数几乎无关。因此,在硬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使某一年本科院校扩招,该校这一年级本科生保研名额并不会增加,而保研率会相应降低。

bf540f0000d0523e647c7252f4b5a21c.jpg 图源:研究生信息查询网
学校内部保研名额分配规则
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间保研率差别较大。
以2023年浙江大学的保研数据为例,学校总推免率约为33.97%,其中医学专业的推免比例高达68.1%,而管理学院等专业的保研率只有28.70%左右。
这主要是各大高校内部自行分配保研名额的结果。在分配时,不同的学校采取的规则略有差异,但总体大同小异。
考虑学院、学科建设情况
首先,高校会考虑各学院、各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数、学科评估情况、专业建设发展情况等。此外,还会给本校的强势学科、双一流优势专业、重点建设学科、实验班/基地班等提供更多的支持性名额,而不仅仅是简单按本科毕业生人数比例来安排推免名额。

2ca85b05f36c57a137bded0845a15005.jpg 图源:广西大学教务处
比如中山大学于2019年发布新推免工作办法,调整各专业保研比例:
● 对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班的院系,每个基地增加9个推荐名额;
● 进入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对应的专业,其推荐比例不低于全校推荐比例均值;
● 学科评估为A+所对应的专业,其推荐比例在全校推荐比例均值的基础上,增加10%;
● A,增加5%;A-,持平。B+,减少5%;B,减少10%;B-或B-以下,减少12%……

7d36fad664c72e0049a74fac658510db.jpg 图源:中山大学药学院
专业需求情况
其次,在专业方面,很多院校会对国家急需学科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相关专业进行重点扶持,这类专业一般包括一些基础学科、新兴前沿学科、交叉学科、高精尖关键学科领域等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
以武汉大学为例,武大在近两年的推免通知中都提到要面向国家需要,确定重点支持的学科,并将增量指标落实到相关专业,但随着社会发展,每年给予支持的具体学科会有所不同。

0dc2ac919e53aa729c1ab6caf2f6a422.jpg 图源:武汉大学本科生院
其他奖励性指标
最后,部分学校在分配名额时还会结合学院的其他表现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性指标,比如本学院就业率升学率、学院重要赛事获奖情况。
比如,武汉大学会根据学生参加全国重大竞赛且成绩突出,在体育、艺术在全国性比赛获奖的学院,学校给予适当名额。

dab60f1fb8058a28046c8fa69677edfa.jpg 图源:武汉大学
反之,如果存在放弃推免资格等情况,也会酌情扣减后续年份指标;另外,对于由于本专业没有符合人选等原因而有空缺名额时,可由所在学院分配使用。
例如广西大学会根据学生占有推免名额造成浪费的情况,对相应学院的推免名额进行调整、扣减。

ed516d10931d13106e15c9d9c96eadec.jpg 图源:广西大学教务处
03
2024保研形势预测
线下夏令营成基本趋势
由于2023年夏令营几乎都是线下,2024年夏令营基本也会以线下方式进行。之所以不采取线上主要有三点原因:
● 抢夺生源,减少海投的冲击;
● 宣传院校,线下的方式在进行游览校园、介绍导师、参观实验室等活动宣传时效果比线上更好;
● 线下更为全面的考核能够选出更加适合本院校的保研学生。
相对而言,保研同学面对的形势也会发生三点变化:
投递时间成本变高
第一,线下找导师签推荐信、邮寄材料等方式使得单个院校的投递时间成本变高,院校的申请门槛相较于线上也有所提升,因此海投会更加困难,全员“海王”的趋势会减缓。
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2023年推免生招收条件中,对院校背景与成绩排名做出了要求。

385eb5b8e190c82540407bc41b1e075c.jpg 图源: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2023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考核压力增大
第二,线下夏令营活动形式多样,且相较于线上会有笔试的考核,因此保研同学的考核压力增大,准备周期延长。
例如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发布了夏令营的通知中不仅包括了笔试的考核,还提到了学术报告、师生交流等活动。

062d859db2d7bec1078dd88ca27733fc.jpg 图源:关于举办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通知
优营效力更高
第三,高校出于成本的考虑会控制营员人数规模,虽然入营更难,但优营、拟录取含金量更高。
如哈尔滨工程大学表示优营可以被直接拟录取。

443313d57f485c5c4a99ab135986fe07.jpg 图源:哈尔滨工程大学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通知
保研名额增长放缓
受疫情与就业形势影响,近年来保研名额在大幅增加。但24年,这一趋势可能会放缓。最直观一点就是23年各高校考研缩招。

ea71d5667261f0a57b3440026d0283f5.jpg 图源:知乎用户@播播考新传
在以往十多年的经验中,保研与考研名额都是同向变动,如果考研名额增长放缓,那么保研名额的增长大概率也会放缓。
另外,即使保研名额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大概率会倾向中西部比较弱势的211和双非院校;或者,从学科上看,新增名额会分配到社会需求缺口大的、或新兴的交叉学科倾斜,比如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新能源、集成电路、国家监察学、党史党建等。
高校调整学科布局
高校调整学科布局,新专业、新院校继续增多,传统式微院系可能受到影响。过去两年,有不少新学院新设,比如:
● 人大:新开了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 北大:正在或者计划成立计算机学院、电子学院、智能学院。
● 清华:也成立了互联网司法研究院、集成电路学院等学院系所。
这些信息都在释放一个共同的信号:高校都在努力地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布局。新专业的兴起意味着资源的分配格局将被重新打乱,而与“夕阳”产业绑定的式微专业院校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同学在选专业院校时需要考虑大方向趋势,避免掉入“坑”。
价值洼地转移
据笔者经验总结,三年以前,清北法硕相较于现在而言更容易上岸,只要院校、专业排名、英语水平、科研经历等个人背景优秀,认真备试后上岸概率较高;而近些年却需要异常拔尖才有机会上岸。
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管科等专业,以前为很好的地价值洼地,现在上岸难度也逐步增加。因此,保研的价值洼地不断的发生变化,保研同学需要全方位的关注专业信息,注意观察和思考新方向。
专硕挤占名额,直/硕博难度提升
从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专硕扩招已是大势所趋,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硕名额的缩减。而随着政策的倾斜,专硕的教育质量也会提升,因此,同学在选择项目时,可以不必纠结学硕或专硕,力求上岸即可。
同时,有些同学认为博士类项目容易,但大多数院校对博士名额的放出都较为慎重。因此,要申请直博或者是硕博类项目的同学,要提前准备,联系导师,准备专业考核等。

618d7fdc3ea5fe7ce939c6f9de892ea9.jpg 图源: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保研加分项越卡越严
随着保研越来越卷,高校在组织保研资格评定时会更加严谨和关注细节。更多高校明会确保研加分项的细则,如缩减加分项的范围、提高对材料认定的要求、对模糊的信息进行规范等。
如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202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可以看到,其对于各个项目的加分项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8b768f59ed018b74101f52724d3e6124.jpg 图源:浙江大学
保研名额的分配规则反映了教育改革、学校及其学科乃至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希望同学们能洞悉政策、把握保研新趋势,不断地为自己增加保研制胜的筹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