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中同学们一般以参考书为主进行学习,例如田自秉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尚刚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或者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等。
这些参考书中多以广泛的内容讲授中国工艺历史的发展,其中也会泛泛的提到某一本书中的内容,比如《考工记》、《营造法式》、《髹饰录》等书籍,但是又没有详细的内容概述,那么今天我们就其中一本书为大家讲解,让大家学习的时候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今天我们着重来讲一下出现频率较高,并且在中国工艺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本书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出版的图书,作者李诫,此书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书中确定了材份制和各种标准规范,还对建筑的设计、规范、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有系统的论述,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北宋致力于总结前代建筑经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标准,即木架建筑的用“材”尺寸分成大小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的所有尺寸 都随之而来,不仅设计可以省时,工料估算有统一标准,施工也方便。
《营造法式》在北宋刊行时的现实意义,据说并不是对建筑施工的规范和指导,而是严格的工料限定。此书是王安石执政期间制订的各种财政、经济的有关条例之一,意在杜绝建筑工程中的贪污现象。因此书中以大量篇幅叙述工限和料例,例如对劳动定额,首先按四季日的长短分中工(春、秋两季)、长工(夏季)和短工(冬季)。工值以中工为准,长短工各增减百分之十,军工和雇工亦有不同定额。其次,对每一工种的构件,按照等级、大小和质量要求,包括运输远近距离,甚至考虑了水路运输时水流的顺流或逆流,加工的木材的软硬等,都规定了工值的计算方法。对于各种材料的消耗也有详尽而具体的定额。这些规定为指定施工预算和组织订出了严格标准,既便于组织生产,也便于实施检查。
对于后世古建筑的研究,梁思成先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其中《营造法式》对他影响非常大。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破译《营造法式》的第一步,是在中华大地上遍寻唐、宋、辽、金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最重要的三座建筑,分别是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和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当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却总共只有六种规格。这说明,它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设计,这是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要的秘密。
《营造法式》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 这里的“材”字,指的是标准木材。那这句话意思主要是说房屋建筑的一切制度,均以材为基本标准。材有八个等级,根据房屋的大小,而采用相应的材等。
那么以上就是《营造法式》简单的概述,了解本书中的内容之后,大家在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亦或是中国古建筑史的同时,可结合学习,做到更好的理解性记忆
|